2021年,生物素(维生素B7)市场经历了显著的价格波动,整体行情可概括为“先抑后扬,全年高位震荡”。年初,生物素价格延续2020年末的高位态势,但随后由于供需关系调整、原材料成本变化及行业政策影响,价格出现阶段性回调。进入下半年,受环保限产、能源双控及供应链紧张等因素推动,价格再次反弹,最终以相对高位收官全年。
年初高位延续(1-3月):2021年初,生物素价格维持在历史高位,主要因前期产能集中度提高、环保压力导致供应偏紧,加上下游饲料、医药等行业需求稳定。
年中回调(4-6月):随着部分厂家产能逐步释放,市场供应增加,叠加下游企业采购节奏放缓,价格出现一定回落。此外,原材料成本短期下行也减轻了价格支撑。
下半年反弹(7-12月):受国内“双控”政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影响,部分生产商限产停产,供应收紧。同时,全球物流拥堵、化工原料价格上涨进一步推高成本,生物素价格再度走强,年末较年中涨幅明显。
供应端:国内主要生物素生产企业(如圣达生物、新和成等)的产能动态直接影响市场格局。2021年环保政策趋严及能源限制对生产环节造成阶段性冲击,成为价格波动的主要推手。
需求端:饲料行业(作为生物素主要下游应用)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生猪产能恢复带动饲料添加剂采购;医药及化妆品领域需求亦持续上升,支撑长期价格韧性。
成本与外部环境:化工原料(如环酸等)价格波动、国际海运紧张及人民币汇率变化均间接影响生物素出口成本和国内报价。
2022年生物素市场预计仍将受环保政策、产能扩张节奏及全球供应链恢复情况影响。建议下游企业合理规划采购计划,关注头部厂商产能动态,并警惕原材料成本波动风险。长期来看,生物素在健康产业中的应用拓展可能进一步拉动需求,但需警惕政策调控带来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