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2021年生物素供需”这一关键词的用户,其核心诉求是希望深入了解该年度生物素市场出现剧烈波动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以及所带来的长远影响。这背后可能关联着投资决策、采购策略、学术研究或单纯的市场好奇心。本文将全面复盘2021年生物素的供需格局,为您透彻解析那一年的风起云涌。
2021年,全球生物素(维生素B7)市场最显著的标签是 “短缺” 和 “天价”” 。其市场本质是一场典型的供给侧剧烈收缩与需求侧相对刚性之间激烈碰撞的结果,最终导致价格历史性地飙升,并深刻影响了上下游产业链。
生物素的需求端在2021年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主要来自以下几个传统且强劲的领域:
饲料添加剂(主导需求,占比超70%):这是生物素最大的消费领域。随着全球畜牧业和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对高品质饲料的需求不断增长。生物素作为畜禽水产生长发育必需的维生素,能有效改善皮毛状况、提高蹄壳硬度、促进生长和提高繁殖性能,其添加已成为现代饲料配方中的标准做法。2021年,全球经济从疫情中逐步复苏,养殖业景气度回升,对饲料的需求形成了稳固支撑。
医药化妆品(高端需求,利润丰厚):生物素被誉为“头发和皮肤的维生素”,其在保健品(促进头发健康、强韧指甲)和高端护肤品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消费者对个人外观和健康投资的增加,推动了这一领域需求的稳定增长。
食品饮料(健康添加剂):在一些功能性食品和饮料中,生物素也被作为营养强化剂使用。
总体而言,2021年生物素的需求端并未发生爆发式的突变,而是延续了其固有的增长曲线,属于“刚性需求”。
2021年生物素市场的所有戏剧性变化,根源几乎都来自供给侧。
生产高度集中,中国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全球生物素产能的80%以上集中在中国,这意味着中国的生产情况直接决定了全球的供给格局。浙江圣达生物、浙江新和成、上海海嘉诺等少数几家企业是市场的核心供应商,行业集中度非常高。
关键事件一:原材料成本暴涨:生物素的生产离不开关键中间体——生物素单酯。其上游原料是基础化工产品。2021年,在全球宽松货币政策、海外疫情导致生产中断、国际航运紧张以及国内“能耗双控”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大宗化工原料价格普遍大幅上涨,推动了生物素生产成本的急剧攀升。
关键事件二:环保与“能耗双控”政策压力:2021年是国内环保政策持续收紧的一年,特别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多地出台了严格的“能耗双控”(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措施。维生素生产属于高能耗、有一定环保压力的化工过程,部分生产商可能因此面临停产、限产的压力,导致实际产出下降。
关键事件三:行业自身的生产与库存周期:在成本持续上涨的背景下,部分厂家选择进行常规的停产检修或技术升级,进一步减少了市场现货供应。同时,下游厂商和经销商在看到涨价趋势后,开始积极囤货以应对未来可能的价格上涨和短缺,这种“囤货行为”在短期内放大了真实需求,加剧了市场的紧张情绪,形成正反馈循环。
在“需求稳、供给紧”的极端不平衡状态下,生物素价格在2021年一路飙升至历史高位。
2021年的生物素市场给所有参与者都上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