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生物素(维生素B7)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价格波动,成为维生素领域最受关注的品种之一。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全面回顾2020年生物素的价格走势、分析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并探讨其对下游市场的影响。
2020年生物素市场价格呈现出"暴涨-高位震荡-逐步回落"的典型走势。年初时,生物素(2%纯度)市场价格大约在150-180元/公斤左右,但从第一季度末开始,价格开始快速攀升。到年中时期,生物素价格已经突破历史高点,达到300-350元/公斤区间。第三季度价格继续上扬,最高点时甚至触及500-600元/公斤大关,较年初价格上涨了2-3倍。第四季度价格虽然从高点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400元/公斤以上的高位运行。
2020年生物素价格飙升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供给侧的变化。全球生物素产能高度集中,主要生产商包括浙江圣达、新和成、浙江医药等几大企业。疫情期间,部分生产企业的正常生产节奏受到影响,导致市场供应紧张。同时,一些生产企业的停产检修计划进一步减少了市场可用库存。
生物素生产所需的关键原材料(如环酸等)价格在2020年也有明显上涨,这直接推高了生物素的生产成本。全球物流链受阻导致的运输成本增加也为价格上升添了一把火。
中国政府持续推行的环保政策对维生素行业的生产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不符合标准的小产能逐渐退出市场,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紧张局面。
尽管价格大幅上涨,但生物素的刚性需求仍然存在。生物素在饲料添加剂、医药产品和化妆品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特别是饲料行业的需求相对稳定,为高价提供了支撑。
2020年生物素市场上,不同纯度的产品价格表现有所差异:
作为饲料添加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素价格上涨直接增加了饲料生产成本。大型饲料企业通过长期合约锁定部分成本,而中小饲料企业则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
含生物素的保健品和化妆品生产企业纷纷采取产品配方调整、促销策略变化等方式应对成本上升,部分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零售价格。
由于医药级生物素用量相对较小且价格敏感度较低,医药行业受到的影响相对有限,但一些常规药品的成本仍有所上升。
面对生物素价格的大幅波动,不同市场参与者采取了多种策略:
2020年生物素市场的剧烈波动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启示:
2020年生物素市场价格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上涨行情,主要驱动因素来自供给侧的变化以及成本端的推动。这场价格波动影响了从饲料到医药等多个下游行业,也促使市场参与者重新评估供应链风险和应对策略。回顾2020年的市场走势,为我们理解大宗原料药市场的运行规律提供了宝贵案例,也为未来应对类似市场波动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