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领域,生物素(biotin)与亲和素(avidin)或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的结合,因其近乎不可逆的高亲和力(Kd ≈ 10^-15 M),已成为放大信号、提高检测灵敏度的黄金标准。无论是ELISA、Western Blot、免疫组化还是流式细胞术,正确选择孵育方法都至关重要。
当您搜索“生物素与亲和素孵育的四种方法”时,核心需求是希望系统地了解不同操作流程的步骤、优缺点及适用场景,以便为您的实验选择最佳方案。本文将深入解析这四种经典方法,助您攻克实验难关。
生物素是一个小分子维生素,可以轻松偶联到抗体、核酸或其他探针上。亲和素/链霉亲和素则是一个四聚体蛋白,能同时结合四个生物素分子。这种多价特性使得我们可以设计出灵活多样的“三明治”式检测方案,主要目的是信号放大和实验流程优化。
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操作流程:
优点:
缺点:
适用场景:当您已有商品化的生物素化一抗,且检测目标丰度较高时,此方法是高效的选择。
这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通过引入一个“桥连”抗体,实现了极强的信号放大。
操作流程:
优点:
缺点:
适用场景:绝大多数需要高灵敏度的实验,如Western Blot检测低丰度蛋白、免疫组化等。是首选的推荐方案。
这种方法常用于ELISA或某些亲和纯化实验,将亲和素作为捕获分子预先固定在固相载体上。
操作流程:
优点:
缺点:
适用场景:生物素-亲和素ELISA(BA-ELISA) 的核心步骤,也用于 pull-down 实验中对生物素化诱饵蛋白的固定。
这种方法关注的是标记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化抗体的添加顺序,是一种策略上的优化。
操作流程 A(顺序添加):即上述的间接法,先加生物素化二抗,洗涤后再加标记链霉亲和素。这是标准做法。
操作流程 B(预混合法):
优点(预混合法):
缺点(预混合法):
适用场景:适用于追求高效率、且内源性生物素背景较高的样本(如组织切片)。在流式细胞术中应用也较多。
方法 | 灵敏度 | 操作简便性 | 灵活性 | 主要应用 |
---|---|---|---|---|
直接法 | 中等 | 高 | 低 | 快速检测,有生物素化一抗时 |
间接法 | 高 | 中等 | 高 | Western, IHC, ICC(标准方法) |
预包被法 | 高 | 高 | 中等 | ELISA, 亲和纯化 |
预混合法 | 高 | 中等 | 中等 | 高通量筛选,内源性生物素高的样本 |
关键注意事项:
选择哪种生物素-亲和素孵育方法,取决于您的实验目标、试剂条件和样本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