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化学实验中,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因其极高的亲和力而被广泛应用。然而,许多实验流程(如生物素标记蛋白的纯化、去除游离生物素以终止标记反应、或制备用于下游分析的样品)的关键一步,就是需要将目标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与混合体系中的游离生物素分离开来。
搜索“脱盐柱除去生物素”这一关键词的用户,其核心需求非常明确:寻找一种可靠、高效且易于操作的方法来去除小分子生物素。基于此,本文将全面解析脱盐柱的工作原理、详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并解答常见问题,为您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脱盐柱(又称脱盐板,通常基于凝胶过滤色谱原理)的核心是根据分子尺寸大小进行分离。其填料是含有微小孔径的凝胶颗粒(如Sephadex G-25)。
生物素(分子量约为244 Da)是一种典型的小分子,而您的目标蛋白或抗体(分子量通常 > 10 kDa)属于大分子。因此,当混合样品通过脱盐柱时,大分子目标物会与小分子生物素实现高效分离。
柱平衡:
上样:
洗脱与收集:
清洗与储存:
离心法:对于小型离心柱或脱盐板,操作更快捷。基本步骤类似:平衡 -> 上样 -> 离心 -> 收集离心管中的液体(即已脱盐的样品)。
问题1:回收率低
问题2:除盐(去除生物素)效率不高,分离效果差
问题3:样品被稀释
问题4:如何验证生物素是否被成功去除?
虽然脱盐柱非常方便,但在某些情况下,以下方法可能更具优势:
使用脱盐柱除去游离生物素是一种快速、温和、高效的标准化方法,特别适合处理多个小体积样品。成功的关键在于:
通过遵循上述指南,您可以可靠地获得高纯度、无游离生物素干扰的样品,为后续的ELISA、Western Blot、亲和纯化或质谱分析等实验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