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听说过“常吃生鸡蛋不健康,会导致生物素缺乏”的说法?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一个有明确科学依据的重要健康知识。无论是健身爱好者、追求“天然”饮食的人,还是单纯喜欢生鸡蛋口感的朋友,了解背后的原理都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彻底解析其原因、症状及如何正确食用鸡蛋。
问题的关键,出在生鸡蛋的蛋清部分。生蛋清中含有一种名为抗生物素蛋白的蛋白质。顾名思义,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对抗”生物素。
其作用机制如下:
简单来说,吃下的生鸡蛋越多,进入您体内的这种“小偷”蛋白就越多。它们不仅会抢走食物(生鸡蛋本身或其他食物)中的生物素,甚至可能抢夺您体内已经储存的生物素,长期下去,必然导致生物素缺乏症。
答案很简单:** heat(加热)改变了这一切**。
抗生物素蛋白是一种对热非常敏感的蛋白质。通过充分加热(如煮、煎、炒等),它的三维空间结构会发生不可逆的改变(变性),从而失去与生物素结合的能力。
一个被“煮熟”了的抗生物素蛋白就失去了“作案能力”,再也无法偷走您的生物素。因此,熟鸡蛋不仅安全,还是极好的生物素和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在明白了为什么会缺乏之后,我们再来看看生物素本身的重要性,这能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避免这种缺乏。
生物素,又称维生素B7或维生素H,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它在人体内作为辅酶参与众多重要的新陈代谢过程:
生物素缺乏的常见症状包括: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绝大多数饮食均衡的人来说,生物素缺乏症比较罕见,因为人体肠道菌群也能自行合成一部分生物素。但长期、大量食用生鸡蛋,无疑是人为地制造了一个导致缺乏的重大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