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素是猪只健康生长不可或缺的水溶性维生素,当猪只缺乏生物素时,会出现一系列健康问题,严重影响养殖效益。本文将全面解析猪生物素缺乏的相关知识,帮助养殖户识别、处理和预防这一问题。
生物素(维生素B7或维生素H)在猪只体内参与多种代谢过程,特别是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它对维持皮肤健康、蹄部完整性、繁殖性能和生长速度都起着关键作用。猪只自身肠道微生物能够合成部分生物素,但在现代集约化养殖条件下,这种自身合成往往无法满足需求,需要通过日粮补充。
缺乏生物素的猪只会首先表现出皮肤症状:皮肤干燥、粗糙,出现褐色分泌物和皮炎,尤其集中在眼周、鼻部和颈部。严重时会出现皮肤裂纹和出血情况。
蹄部问题是生物素缺乏的典型表现:蹄壳出现横向裂纹、蹄底过度磨损甚至出血,导致猪只步态异常、跛行,严重时无法站立。
母猪缺乏生物素会导致繁殖问题:产仔数减少、断奶仔猪体重轻、发情间隔延长和受胎率降低。
生长猪只缺乏生物素表现为:食欲减退、生长速度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严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
诊断生物素缺乏需要综合多种方法:
立即调整日粮,添加富含生物素的原料如豆粕、鱼粉、酵母等,或直接添加人工合成的生物素预混料。
对于已出现蹄部损伤的猪只,需要提供柔软垫料,防止进一步损伤,并对伤口进行清洁消毒,防止继发感染。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猪只的营养需求,科学配制日粮,确保生物素含量充足。现代玉米-豆粕型日粮通常需要额外添加生物素,因为这些原料中的生物素利用率较低。
某些饲料成分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如生蛋清)或其他抗营养因子,会降低生物素的利用率,需要适当加工处理。
定期检查猪只的皮肤和蹄部状况,及时发现早期缺乏症状。对繁殖母猪尤其需要密切监控其身体状况。
在高应激条件下(如断奶、转群、环境变化等),猪只对生物素的需求量会增加,应适当提高补充量。
生物素的代谢与锌、脂肪酸等其他营养素密切相关。确保日粮中锌含量充足(约100ppm)可以提高生物素的利用率。同时,适当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有利于生物素的吸收利用。
生物素缺乏对养猪生产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科学配制日粮、合理添加合成生物素、定期监测猪群健康状况,完全可以预防和治疗生物素缺乏症。良好的饲养管理不仅包括提供均衡营养,还需要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减少各种应激因素,才能确保猪只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