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二代测序(NGS)相关文献或实验流程时,“生物素”这个词会频繁出现。它看似一个微小的细节,实则是整个技术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魔法钩子”。本文将全面解析测序中的生物素是什么、为什么是它、以及它如何发挥作用,帮助您彻底理解这一关键工具。
首先,我们需要厘清一个概念:测序中使用的生物素(Biotin)和作为维生素B7的生物素在化学结构上是同一个分子。它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又称维生素H或辅酶R。
然而,在测序技术中,我们利用的并非它的维生素功能,而是它的一种独特生物学特性:生物素能够以极高的亲和力和特异性与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或亲和素(Avidin)结合。这种结合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最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之一,结合常数极高,一旦结合就几乎不可逆。
因此,在测序领域,当我们提到“生物素”时,通常指的是经过化学修饰的、带有生物素标记的分子(如生物素化的核苷酸、引物或探针)。这些分子成为了我们精准抓取目标序列的“钩子”。
NGS技术核心之一是如何将待测的DNA模板固定到特定的表面(如流动槽的通道上)并进行扩增与检测。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生物素在多个主流测序平台和技术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最典型的是Illumina测序法。
1. Illumina边合成边测序(SBS)技术
这是生物素最经典的应用。在Illumina的测序流程中,生物素主要用于双末端测序(Paired-End Sequencing)。
通过这个“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磁珠”系统,Illumina巧妙地实现了对同一条DNA片段两端的分别测序,从而获得更准确的序列信息和结构变异信息。
2. 靶向测序与富集
生物素也是目标区域富集技术的核心,例如:
3. 单细胞测序
在10x Genomics等单细胞测序平台中,用于捕获单个细胞的凝胶珠(Gel Bead)表面就偶联有链霉亲和素,用来抓取带有生物素标记的测序接头,从而实现将单个细胞的mRNA与特定Barcode信息的结合。
Q1: 生物素标记的核苷酸(如Bio-dUTP)是直接用来测序的吗?
A: 在传统的Illumina SBS测序中,使用的是一般带有可切割荧光基团的dNTP。Bio-dUTP等更常用于** pull-down assay**、FISH或一些特殊的老一代测序方法中,用于标记和捕获新合成的DNA。但在NGS的文库制备环节,生物素标记的是接头(Adapter) 而非核苷酸本身。
Q2: 实验中如何选择生物素和链霉亲和素产品?
A: 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比亲和素(Avidin)更常用,因为后者带有正电荷且是糖基化蛋白,容易产生非特异性结合。链霉亲和素中性且结合特异性更高。选择时需注意产品的纯度、偶联的磁珠大小(影响结合效率)和缓冲体系。
Q3: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结合会被打断吗?
A: 常规条件下极难打断。但在极高温度(>70°C)下,或在含有强变性剂(如SDS)的缓冲液中煮沸,可以使其解离。这正是在杂交捕获后,将目标DNA从链霉亲和素磁珠上洗脱下来的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