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内源生物素是指在细胞内部天然存在的生物素分子,它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维生素B7),作为多种羧化酶的辅酶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然而,在科学研究,尤其是基于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的高灵敏度检测实验(如Western Blot、免疫组化IHC、免疫荧光IF和流式细胞术)中,内源生物素会与非标记的链霉亲和素或亲和素结合,导致高背景、假阳性结果和数据偏差,成为一个常见的干扰源。
内源生物素并非均匀分布在所有组织和细胞中。了解其分布特点是识别和解决干扰问题的第一步。
高表达组织/细胞类型:
实验方法的影响:
现代生物学实验广泛利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进行信号放大。该系统具有近乎不可逆的结合能力(Kd ≈ 10⁻¹⁵ M)和极高的灵敏度。
解决内源生物素干扰的标准方法是在进行(链霉)亲和素检测之前,使用游离亲和素(Avidin)和生物素(Biotin) 对样本进行预阻断。
标准的“两步阻断法”(适用于HRP/DAB等显色系统):
经过这两步处理后,内源生物素的所有结合位点已被完全占据,后续加入的标记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 将无处结合,从而有效消除背景。
重要注意事项与优化策略:
试剂选择:
实验流程整合:
针对荧光检测的优化:
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