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成功培养细菌是几乎所有研究和高密度发酵生产的前提。而在配置培养基时,除了碳源、氮源、无机盐这些宏量营养素,一些“微量”的生长因子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物素(Biotin) 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员。本文将深入解析生物素在细菌培养中的作用,解答您可能遇到的所有相关问题。
生物素,又称维生素H或维生素B7,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它是一种辅酶,是多种羧化酶(Carboxylase)的必需组成部分。虽然细菌的需求量极其微小(通常为微克/升级别),但一旦缺乏,细菌的生长便会受到严重抑制甚至完全停止。因此,它常被称为“微生物的生长因子”。
生物素的核心生理功能是作为羧基载体,参与细菌体内的关键代谢过程。它主要在以下生化反应中发挥作用:
葡萄糖代谢与能量生成:
脂肪酸合成:
氨基酸代谢:
简单来说,生物素是细菌进行能量代谢、构建细胞膜和合成必需物质的“开关”之一。缺少它,细菌的“能源工厂”和“建材供应链”就会瘫痪。
并非所有细菌都需要外源生物素。这取决于细菌自身合成生物素的能力:
营养缺陷型(Auxotroph)细菌:这类细菌自身不能合成生物素,必须从外界培养基中获取。常见的需要添加生物素的细菌包括:
原养型(Prototroph)细菌:这类细菌自身能够合成生物素,无需在培养基中额外添加。例如Escherichia coli(大肠杆菌)的大部分野生型菌株。
因此,在培养一种未知菌株前,查阅其生理特性或文献,确定其是否为生物素缺陷型,是成功培养的第一步。
生物素的使用并非简单的“加了就行”,其浓度控制尤为关键。
浓度的重要性:
添加方法与来源:
注意:使用天然原料时,其生物素含量可能不稳定,需要根据经验或预实验确定添加量。
问题:细菌不生长或生长极差。
问题:发酵产物(如谷氨酸)产量低。
生物素虽为微量,却是许多细菌培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钥匙”。它通过参与能量代谢、脂肪酸合成等核心途径,直接决定了细菌能否正常生长繁殖。在实际应用中,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