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家长,孩子的任何体检指标异常都会牵动我们的心。当发现“生物素”这一项指标旁边出现了向上的箭头时,担忧和疑问便会油然而生:这是什么原因?严重吗?需要治疗吗?
首先,请您先保持冷静。事实上,相对于其他指标,单纯的生物素偏高在临床实践中较为少见,且绝大多数情况并非由严重的疾病引起。但谨慎起见,了解其背后的可能性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为您全面解析儿童生物素偏高的原因、可能关联的疾病以及您应该采取的步骤。
生物素,又称维生素B7或维生素H,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它主要负责:
人体无法大量合成生物素,主要依靠食物(如坚果、鸡蛋黄、肝脏、酵母等)摄取或肠道益生菌产生。正因为它是身体必需的营养素,所以其指标“偏高”通常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虽然少见,但生物素水平异常升高可能与以下三种情况有关,需要家长保持警惕并及时排查。
这是最普遍且最需要首先排除的可能性。现代医学中,很多血液检测项目(如甲状腺功能、激素水平等)使用的是“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化学发光检测法。如果孩子在抽血前短期内服用了大剂量的生物素补充剂,血液中超高浓度的生物素会严重干扰检测结果,导致其假性升高,同时更可能导致其他重要指标(如甲状腺激素T3、T4、FT4,或肌钙蛋白)出现假性偏低或假性升高的严重误判。
家长须知:
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病。患者由于缺乏代谢生物素所需的酶(全羧化酶合成酶HLCS或生物素酶BTD),导致身体无法有效利用生物素。虽然这种疾病通常导致生物素缺乏而非升高,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或在进行诊断性治疗时,未及利用的生物素可能在体内蓄积,导致检测值偏高。
家长须知:
虽然生物素是水溶性的,过量部分通常会随尿液排出,安全性较高,但若长期摄入远超推荐剂量(儿童为20-30微克/天)的补充剂(例如每天摄入几毫克甚至几十毫克),仍然可能导致血液中浓度异常升高。
家长须知:
面对一份显示生物素偏高的化验单,请遵循以下步骤:
总而言之,当发现小孩生物素偏高时,家长的警惕点是正确的,但思考顺序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