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央视315晚会都会曝光一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今年生物素这一备受追捧的保健成分成为焦点。随着“防脱发”、“促生长”、“美容养颜”等营销口号的泛滥,生物素产品在市场上迅速走红,但背后隐藏的健康风险和营销乱象却鲜为人知。
生物素,又称维生素B7或维生素H,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确实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帮助身体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对维持皮肤、头发和指甲健康也有一定作用。
然而,市面上许多产品将生物素神化为“头发再生的灵丹妙药”、“指甲强化的神奇成分”,这些宣传大多夸大其词。科学研究表明,只有在人体确实缺乏生物素的情况下,补充生物素才会对脱发或指甲脆弱问题产生明显改善。对绝大多数营养均衡的人群而言,额外补充生物素并不会带来额外益处。
许多商家利用消费者对脱发、美容的焦虑,大肆鼓吹生物素的功效。诸如“一周止脱发,两周生新发”、“7天指甲强韧”等毫无科学依据的广告语层出不穷。这些宣传刻意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脱发问题成因复杂,包括遗传、激素、压力、营养等多种因素,单纯依靠生物素很难解决根本问题。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快速见效”,在产品中违规添加药物成分或其他未标识的化学物质。这些添加物可能短期内带来头发生长加快的假象,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激素紊乱、皮肤过敏甚至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检测发现,市场上许多生物素产品实际含量与标签标注严重不符,有的甚至不足标注含量的50%。同时,不同品牌产品之间质量差异巨大,部分低价产品使用劣质原料,可能含有有害杂质。
查看批准文号:合法的保健食品应该有“国食健字”批准文号,药品应该有“国药准字”号。消费者可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真伪。
理性看待宣传:对承诺“快速见效”、“神奇功效”的产品保持警惕。真正的保健产品不会也不敢使用绝对化语言进行宣传。
咨询专业意见:在使用任何保健品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了解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补充。简单的血液检测就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生物素缺乏症。
选择可靠渠道:优先选择正规药店、大型商场或品牌官方渠道购买,避免通过不明来源的微商、代购等渠道购买。
人体对生物素的日常需求其实很小(成人每日约30微克),完全可以通过日常饮食满足。富含生物素的食物包括鸡蛋(尤其是蛋黄)、坚果、种子、三文鱼、牛肉和红薯等。均衡饮食的健康人群通常不需要额外补充生物素补充剂。
如果你确实担心自己生物素摄入不足或出现脱发、皮肤问题,建议首先就医检查,确定是否真的存在缺乏症,而不是盲目自行购买补充剂。
针对生物素市场的乱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经表示将加强保健食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非法添加行为。同时,也提醒消费者保持理性消费观念,不要轻信“神奇功效”的宣传。
健康美丽是每个人的追求,但它应该建立在科学和真实的基础上,而不是被营销话术和焦虑驱动。选择任何保健品前,请记住:没有什么神奇药丸可以替代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和充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