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蛋白生物素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标记技术,通过将生物素分子特异性地连接到蛋白质表面,实现对目标蛋白的标记、追踪和捕获。这项技术已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表面蛋白生物素化是指在蛋白质表面特定位点共价连接生物素分子的过程。生物素(biotin),也称为维生素B7或维生素H,是一种小分子水溶性维生素,具有与亲和素(avidin)和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极高亲和力结合的特性(Kd=10⁻¹⁵ M)。
这种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作用类似于"分子胶水",生物素作为"钩子"连接到目标蛋白上,而亲和素则作为"捕捉器"与之结合。这种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稳定性和强韧性,能够抵抗极端pH、温度、有机溶剂和变性剂的影响。
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生物素酯衍生物,如NHS-LC-生物素(磺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生物素)。这些活性酯与蛋白质表面赖氨酸残基的ε-氨基或蛋白质N末端的α-氨基发生反应形成酰胺键。
生物素连接酶(如BirA酶)可以在特定序列(通常为15个氨基酸的AviTag标签)上催化生物素连接,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
针对糖蛋白,可以使用高碘酸钠氧化糖基后与生物素酰肼结合实现标记。
表面蛋白生物素化技术自1970年代发展以来,已经成为生物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位点特异性生物素化方法的改进,这一技术在选择性和效率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为精准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强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