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胞生物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精确地标记细胞表面的蛋白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表面蛋白生物素标记法,凭借其高特异性和灵活性,成为了免疫沉淀、蛋白质纯化、细胞分选及追踪等应用的黄金标准。本文将深入解析表面蛋白生物素标记的三个核心步骤,并拓展介绍其原理、注意事项和常见应用,为您提供一份全面的实验指南。
在了解步骤之前,先理解其优势。生物素(Biotin)是一种小分子维生素,与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或亲和素(Avidin)具有极高亲和力(Kd ~10^-14 M),这种结合力是自然界中最强的非共价作用之一。因此,生物素标记可以实现:
整个标记过程可以精炼为三个关键阶段:标记、裂解与捕获。
第一步:标记(Biotinylation)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目标是将生物素分子特异性地共价连接到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上。
试剂选择:选择膜非渗透性的生物素化试剂至关重要。最常用的是磺基-NHS-生物素(Sulfo-NHS-SS-Biotin)。其特点是:
操作流程:
第二步:细胞裂解(Cell Lysis)
标记完成后,需要裂解细胞以释放出内部的蛋白质,以便进行后续的捕获操作。
第三步:亲和捕获(Affinity Purification)
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超高亲和力,从总蛋白裂解液中特异性地分离出被生物素标记的表面蛋白。
最终得到的洗脱液即可用于下游应用,如SDS-PAGE、Western Blot、质谱分析(M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