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蛋白质组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中,生物素(Biotin)标记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然而,无论是使用NHS-LC-Biotin还是其他活化酯类生物素试剂,实验方案中几乎都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后续步骤——脱盐(Desalting)。许多实验人员虽然按流程操作,但对于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可能不甚了解。本文将深入剖析生物素标记后必须脱盐的原因,并提供实用的脱盐方法和常见问题解答。
脱盐步骤绝非多此一举,它直接关系到标记反应的成败和后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生物素标记试剂(如NHS-Biotin)通常是通过其活化酯基与蛋白质上的伯胺(-NH₂,如赖氨酸侧链或N-末端)发生反应。这个反应需要在偏碱性的缓冲液(如PBS,pH 7.2-7.4)中进行。然而,反应完成后,体系中还存在大量未反应的生物素试剂。
脱盐(特别是使用凝胶过滤色谱法)可以迅速将标记好的蛋白质与未反应的小分子生物素试剂分离开来,从而立即终止标记反应。如果不进行脱盐,这些多余的试剂会在后续的储存或处理过程中继续与蛋白质缓慢反应,导致标记程度不均一甚至过度标记,可能引起蛋白质聚集、变性或活性丧失。
标记反应体系通常包含多种可能干扰下游应用的成分:
脱盐柱(如PD-10)或超滤管不仅能去除杂质,还能将蛋白质置换到更合适的缓冲液中(如温和的Tris-HCl、铵 bicarbonate 或直接是无血清细胞培养液)。这对于保证蛋白质的生物活性和兼容下游实验至关重要。
根据样本量和实验室条件,可以选择以下几种主流方法:
这是最经典、最常用的方法。
方法选择建议:对于大多数实验室的常规小规模标记反应(如标记抗体或重组蛋白),PD-10预装柱是效率最高、效果最稳定的选择。
Q1: 脱盐后如何检测脱盐效果和标记效率?
Q2: 可以省略脱盐步骤吗?
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标记反应后立即进行下游实验且体系兼容,并且标记试剂浓度极低、体积很小,可能可以考虑省略。但强烈不建议这样做。省去脱盐步骤的风险远大于其带来的那一点便利,很可能导致整个实验失败,因小失大。
Q3: 标记后的蛋白质应该保存在什么缓冲液中?
建议保存在惰性、稳定的缓冲液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