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科学、医学诊断和药物研发等领域,生物素(Biotin)-亲和素(Avidin/Streptavidin)系统因其近乎不可逆的高亲和力(Kd ≈ 10⁻¹⁵ M)和卓越的信号放大能力,成为了标记、检测和分离生物分子的“黄金标准”技术。而这一切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如何高效、特异地将生物素分子连接到目标分子上,即“标记生物素”。
本文将系统性地介绍主流的生物素标记方法,帮助您根据实验目的、目标分子特性以及下游应用,选择最合适的策略。
在深入了解方法之前,首先要明白生物素标记的优势:
根据目标分子的官能团和实验需求,标记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蛋白质是生物素标记最常见的对象,其标记主要依赖于侧链上的特定官能团。
a. 伯胺(-NH₂)标记法(最常用)
b. 巯基(-SH)标记法
c. 羧基(-COOH)标记法
d. 糖基标记法
核酸标记主要在分子杂交(如Southern/Northern blot、微阵列)、测序(如Illumina平台)和 pull-down 实验(如ChIP)中应用。
a. 酶学法(最常用)
b. 化学法
选择标记方法时,请依次考虑以下问题:
Q1: 标记后蛋白质沉淀了怎么办?
Q2: 标记效率低下可能是什么原因?
Q3: 背景信号过高怎么办?
Q4: 有没有更精确的标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