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免疫检测(如ELISA)、分子成像、药物靶向输送等前沿生物技术领域,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因其极高的亲和力而被广泛应用,堪称“黄金搭档”。然而,在这个系统中,一个常常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标记后游离生物素的测定。如果您正在搜索这个关键词,说明您很可能在实验中遇到了背景信号高、灵敏度下降或结果不可重复等问题。本文将深入浅出地为您解析为何要测定游离生物素、如何准确测定,以及如何有效去除它,助您获得干净可靠的实验结果。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标记后游离生物素”。当我们制备生物素标记的抗体、蛋白或其他分子(即生物素化)时,反应不可能达到100%的效率。体系中总会存在一些未成功连接到目标分子上的生物素,这些就是“游离生物素”。
它的存在会带来两大致命问题:
因此,对标记后的产物进行纯化以去除游离生物素,并验证纯化效果,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关键步骤。测定游离生物素的目的就是为了:评估纯化效率、监控标记产物质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测定游离生物素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其与亲和素的特异性结合能力。以下是几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1. HABA/Avidin 法(推荐方法)
这是一种经典、便捷的定量方法。
2. 基于荧光标记亲和素的方法
3. ELISA 竞争法
4. 透析/超滤结合HPLC法
对于绝大多数实验室,HABA/Avidin法是平衡了简便性、准确性和成本的最佳选择。
一个完整的流程应包括:
Q: 纯化后为什么还有游离生物素?
Q: 测定结果显示游离生物素含量很高怎么办?
Q: 没有HABA试剂,如何快速定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