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免疫组化(IHC)、免疫荧光(IF)或Western Blot等实验过程中,利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进行放大标记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然而,许多研究者都遇到过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标记后生物素“太厚”,导致背景染色过深、非特异性信号增强,甚至完全掩盖了目标信号。本文将全面分析这一问题的成因,并提供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
“生物素太厚”并非一个标准的科学术语,而是实验人员对以下现象的直观描述:
其本质是过多的生物素分子与过量的链霉亲和素/亲和素结合,导致信号放大系统失控。
当发现标记太厚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进行补救,但这些方法效果因案而异,预防远比补救更重要。
如果情况允许,最简单的办法是将已标记的生物素化抗体或链霉亲和素试剂用合适的缓冲液(如PBS)进行更高倍数的稀释,重新进行实验。通过降低浓度来减少非特异性结合。
为了避免再次遇到同样的问题,优化实验流程是关键。
如果经过多次优化,生物素系统在您的特定样本上仍然背景过高,可以考虑放弃该方案,转向其他同样高灵敏度的非生物素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