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生物素(Biotin)与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系统因其近乎不可逆的高亲和力(Kd ~10⁻¹⁵ M)而成为标记、纯化、检测和捕获靶分子的“黄金标准”。其中,对蛋白质进行生物素化标记是许多实验(如ELISA、Western Blot、免疫沉淀、流式细胞术等)成功的关键第一步。本文将全面介绍用于标记蛋白的生物素类型,并为您提供如何选择和优化实验方案的详细指南。
生物素本身是一个小分子维生素,必须通过其羧基端进行化学修饰,连接到活化酯或其他反应基团上,才能与蛋白质上的特定官能团发生反应。根据目标基团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针对伯氨基(-NH₂,如赖氨酸侧链或蛋白N-末端)
这是最常用、最普遍的生物素化方法。
2. 针对巯基(-SH,如半胱氨酸侧链)
当需要位点特异性标记或蛋白表面缺乏赖氨酸时,此类试剂是理想选择。
3. 针对羧基(-COOH,如天冬氨酸、谷氨酸侧链)
这是一种相对少用但特定场景下很有用的方法。
4. 针对糖基(糖蛋白)
5. 酶催化法(用于体外生物素化)
这不是化学试剂,而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學方法。
选择取决于您的实验目标、蛋白特性以及下游应用:
标记普遍性 vs. 位点特异性:
蛋白稳定性与缓冲液条件:
下游应用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