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是现代生命科学实验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其效果高度依赖于生物素化标记的成功与否。SA(链霉亲和素)检测正是验证这一过程的关键技术。
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是一种来源于Streptomyces avidinii细菌的蛋白质,对生物素(维生素H)具有极高的亲和力(Kd ≈ 10⁻¹⁵ M),比大多数抗原-抗体结合的亲和力高出多个数量级。这种强烈的特异性结合使得SA成为检测生物素化分子的理想工具。
当生物素成功标记到目标分子(如抗体、核酸、蛋白质)上后,加入链霉亲和素及其报告系统(如酶标、荧光标记或胶体金标记),即可通过相应的检测方法确认生物素化的效率和成功率。
根据报告系统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
1.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2. Western Blot检测
3. 荧光检测法
4. 比色法
成功指标:
定量分析:
通过系列稀释已知浓度的生物素化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可计算样品的生物素化效率(每个分子上标记的生物素数量)。
1. 信号弱或无信号
2. 背景信号高
3. 信号不均匀
设立对照:包括阳性对照(已知生物素化样品)、阴性对照(未生物素化样品)和空白对照(无样品)
优化浓度:进行预实验确定链霉亲和素试剂的最佳工作浓度
注意保存条件:生物素化样品应在-20°C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防止污染:实验器具专用,避免外源性生物素污染(血清、细胞培养液中常含有生物素)
虽然SA检测是最直接的方法,但还可通过以下方式辅助验证生物素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