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生物素,又称维生素B7或维生素H,是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一种至关重要的辅因子。无论是进行细胞培养、制备培养基还是开发诊断试剂,首先遇到的难题往往就是:D-生物素极难溶于水。直接将其加入水溶液中,往往会看到粉末漂浮或沉底,无法溶解,严重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本文将为您彻底解决D-生物素的溶解难题,从原理到实践,提供一套完整、可靠的解决方案。
D-生物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但这个“水溶性”是相对而言的。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疏水性的戊酸侧链,这使得它在纯水中的溶解度非常低(约0.22 mg/mL, 25°C)。因此,直接用冷水或常温去离子水溶解是行不通的。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主要有以下三种高效溶解方法:
1. 碱性溶液溶解法(最常用、最推荐)
这是溶解D-生物素的黄金标准方法。利用生物素分子中的羧基在碱性条件下形成水溶性盐的原理。
2. 有机溶剂预溶法
对于某些特定应用(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有机合成),可以先用有机溶剂预溶。
3. 加热助溶法
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加热可以显著提高D-生物素在水中的溶解度。
为了方便使用,通常先配制高浓度的储存液(Stock Solution),使用时再稀释。
使用时,根据培养基或缓冲液的配方要求,将此储存液稀释1000-10000倍即可得到工作液浓度(通常为 ng/mL 至 μg/mL 级别)。
Q1:溶解后溶液变浑浊或有沉淀怎么办?
Q2:配制好的储存液可以保存多久?
Q3:用于细胞培养时,哪种方法最好?
Q4:可以直接将粉末加入培养基中吗?
Q5:除了NaOH,还可以用什么?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