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素作为维生素B族中的重要成员,在动物营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预混料中添加适宜的生物素,对畜禽健康生长和生产性能提升至关重要。本文将全面解析预混料中生物素的作用原理、添加标准及使用注意事项。
生物素,又称维生素H或维生素B7,是动物体内多种羧化酶的辅酶,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在畜禽养殖中,生物素的充足供应能够:
蛋鸡:150-200 μg/kg饲料
肉鸡:100-150 μg/kg饲料
种鸡:200-300 μg/kg饲料
仔猪:100-200 μg/kg饲料
生长猪:50-100 μg/kg饲料
种母猪:200-300 μg/kg饲料
奶牛:200-500 μg/头/天
肉牛:100-200 μg/头/天
生物素缺乏会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
家禽:脚垫皮炎、爪底裂缝、羽毛粗糙、繁殖性能下降
猪:脱毛、皮肤干燥、蹄部横裂、后腿痉挛
反刍动物:皮毛粗糙、生长迟缓、蹄部问题
通过临床表现结合血液和肝脏中生物素含量测定可确诊缺乏症。
预混料中通常使用合成生物素,主要有两种形式:
生物素对热、光和湿度较为敏感,在预混料中需要采取保护措施:
生物素与某些矿物质(如氧化锌)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建议分开添加或使用保护性载体。
生物素是水溶性维生素,过量摄入通常可通过尿液排出,安全性较高。但极端过量可能导致:
建议按照NRC或相关营养标准添加,避免不必要的过量使用。
评估基础饲料含量:在使用生物素强化预混料前,应检测基础饲料中的生物素含量
考虑特殊阶段需求:繁殖期、生长期和应激状态下动物对生物素的需求增加
监测效果:定期评估动物皮毛、蹄部状况和生产性能,调整添加量
选择可靠供应商:确保生物素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注意储存条件:预混料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开封后尽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