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肝脏组织的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或免疫荧光实验时,您是否曾为高背景、杂乱的非特异性信号而苦恼?这很可能就是“内源性生物素”在作祟。肝脏作为代谢核心器官,富含大量的生物素化酶,是内源性生物素干扰的“重灾区”。本文将深入浅出地为您解析肝脏生物素的去除方法,并提供一套从原理到实践的完整解决方案。
生物素,又称维生素B7或维生素H,是多种羧化酶的必需辅酶。在肝脏细胞(尤其是肝细胞线粒体和胞浆)中,这些生物素化酶含量非常高。
现代免疫检测技术(如ABC法、SP三步法)广泛利用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之间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结合来放大信号。然而,当实验试剂中的链霉亲和素遇到肝脏样本中固有的内源性生物素时,就会发生非特异性结合,导致背景染色加深、信噪比降低,严重时甚至掩盖目标信号。
因此,对肝脏样本进行内源性生物素阻断或去除,是获得清晰、可靠结果的关键前置步骤。
针对肝脏内源性生物素,主要有三种策略,可根据实验类型和条件选择或组合使用。
方法一:生物素阻断法(最常用、最经典)
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外源的“游离生物素”或“链霉亲和素”预先饱和样本中的内源性生物素结合位点。
1. 游离生物素饱和法
2. 链霉亲和素-生物素预封闭法
方法二:化学氧化法(从根源去除)
方法三:选择无生物素干扰的检测系统(根本性规避)
如果以上方法效果不佳或担心影响抗原性,最根本的解决方案是更换检测系统。
一个标准的、针对肝脏样本的免疫组化流程建议如下:
关键注意事项:
Q1:我必须对每个肝脏样本都做这个处理吗?
A: 强烈建议。由于肝脏是内源性生物素的高表达组织,除非您使用的检测系统完全不涉及生物素,否则进行处理是保证结果可靠性的必要措施。
Q2:哪种方法是最好的?
A: 没有绝对的“最好”,只有“最合适”。对于大多数情况,链霉亲和素-生物素预封闭法效果最稳定可靠。如果追求简便和低成本,可先尝试游离生物素饱和法。
Q3:进行了封闭处理后,我的目标信号也变弱了怎么办?
A: 这可能意味着您的目标蛋白本身是生物素化的,或者封闭条件过于剧烈。此时,应优先考虑: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