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子生物学、病理诊断及生物技术研发领域,非放射性标记探针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其中,生物素探针和地高辛探针应用最为广泛。尽管它们的目标一致——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地检测目标核酸或蛋白,但其核心原理与应用场景却存在显著差异。理解这些区别,对于实验设计的成功至关重要。
这两种探针的根本区别在于其标记物 和与之配套的检测系统。
1. 生物素探针
2. 地高辛探针
特性 | 生物素探针 | 地高辛探针 |
---|---|---|
标记物 | 生物素(维生素B7) | 地高辛(植物半抗原) |
检测配体 | 链霉亲和素/亲和素 | 抗地高辛抗体 |
背景干扰 | 较高,存在内源性生物素干扰 | 极低,无内源性干扰 |
灵敏度 | 高 | 非常高 |
特异性 | 高 | 极高 |
信噪比 | 需优化以提升 | 天然很高 |
成本 | 相对较低 | 相对较高 |
主要应用 | 常规杂交、免疫组化(需严格封闭)、ELISA | 原位杂交、Northern/Southern Blot(低丰度目标)、高要求免疫检测 |
选择哪种探针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取决于您的具体实验类型和优先级。
优先选择【生物素探针】的情况:
优先选择【地高辛探针】的情况:
总而言之,生物素和地高辛都是优秀的非放射性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