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因其极高的亲和力已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石。其中,生物素探针的正确保存与使用,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无论您是在做Western Blot、免疫荧光、ELISA还是蛋白质Pull-down实验,掌握以下原则都将使您的实验结果更稳定、更可靠。
不正确的保存是导致探针失效、实验失败的常见原因。请务必遵循以下要点:
低温保存:
避光:
许多生物素探针(尤其是荧光标记或光敏基团标记的)对光敏感。应使用避光管(如棕色EP管)分装,并在操作时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
选择合适的溶剂:
分装策略:
根据每次实验的用量进行小体积分装。这样每次只取出一管使用,最大程度减少反复冻融对整管探针活性的影响。
有效期:
注意产品标注的有效期。即使妥善保存,探针的活性也会随时间缓慢下降。对于自行配制的探针,建议在6-12个月内使用完毕,并做好标记。
保存要点总结: 分装、避光、低温、忌反复冻融。
遵循标准流程可以确保标记效率高且背景信号低。
准备工作:
标记与孵育:
清洗:
这是降低背景的关键步骤!孵育后,需要使用过量(通常为样品体积的3-5倍)的洗涤缓冲液(如含0.05%-0.1% Tween-20的PBS)清洗3-5次,以彻底去除未结合的游离生物素探针。
检测:
清洗完成后,即可进行后续检测。
问题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案 |
---|---|---|
背景信号过高 | 1. 清洗不彻底 | 增加洗涤次数和洗涤液体积,确保洗涤液中含有去污剂(如Tween-20)。 |
2. 探针浓度过高 | 降低工作浓度,进行梯度稀释优化。 | |
3. 非特异性结合 | 在孵育和洗涤缓冲液中加入1-5% BSA或脱脂奶粉进行封闭。 | |
信号弱或无信号 | 1. 探针失活 | 检查保存条件,避免反复冻融;使用新分装的探针或新购买的批次。 |
2. 探针浓度过低 | 提高工作浓度。 | |
3. 孵育时间/温度不足 | 延长孵育时间或适当提高孵育温度。 | |
4. 目标丰度低 | 确认样品中目标物的表达量,增加上样量。 | |
5. 缓冲液不兼容 | 确认缓冲液成分(如Tris、NaN₃)是否影响探针活性。 | |
结果不一致 | 1. 反复冻融 | 严格执行分装保存策略。 |
2. 孵育条件不均一 | 确保孵育过程中有轻柔的摇荡。 | |
3. 洗涤步骤不一致 | 标准化洗涤流程,确保每次洗涤的强度和次数一致。 |
为什么这些步骤如此重要?理解原理能让您更好地灵活应用: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