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蛋白质组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检测等领域,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因其极高的亲和力而被广泛应用。而这一切的基础,在于我们使用的“侦察兵”——生物素探针的可靠性。许多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前都会有一个核心疑问:生物素探针到底稳定吗?
答案是:生物素探针本身是相对稳定的,但其稳定性高度依赖于正确的存储、处理和使用条件。 理解其稳定性的边界,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生物素(维生素B7)分子本身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小分子,对热、光和水解都有较好的耐受性。然而,我们所说的“生物素探针”通常是指带有活性基团(如NHS酯) 的生物素衍生物,用于标记目标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真正决定探针稳定性的,正是这个活性基团。
不当的存储是导致探针失效最常见的原因。请遵循以下原则:
低温干燥:
严格避光: 尤其是光敏生物素,所有类型的生物素探针都应避免强光直射,以减缓降解。
防潮: 保持干燥剂在包装内,使用后及时密封。
在理想存储条件下,未开封的粉末状生物素探针可以稳定保存数年。而一旦配制成溶液,其有效期将大幅缩短,建议在数月内使用,且使用前需评估其活性。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探针会面临严峻考验。
pH值:
缓冲液成分:
反应温度与时间:
如果你的实验出现以下情况,应怀疑生物素探针可能已失效:
排查步骤:
根据你的实验需求,选择稳定性特征不同的探针: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