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为实验室分析人员、保健品质检人员及相关研发人员提供一份关于测定含生物素样品中铁含量的全面、实用的指南。
首先需要明确,我们通常测定的不是纯净的“生物素”分子(其本身不含铁),而是含有生物素的各类制品,例如:
因此,本方法的核心是测定这些复杂基质样品中的铁元素含量。
目前,对于微量元素铁的测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权威方法,各有优劣:
分光光度法(比色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
方法选择建议:
对于常规质检和控制,分光光度法因其经济实用而被广泛采用。若对精度和灵敏度要求更高,且实验室具备条件,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更优选择。下文将重点介绍最常用的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1. 方法原理
样品经消化处理后,铁以离子状态存在。用盐酸羟胺将三价铁(Fe³⁺)还原为二价铁(Fe²⁺),在pH 2~9的条件下,Fe²⁺与邻菲啰啉反应生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在510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2. 试剂与仪器
3. 操作流程
a. 样品前处理(湿式消解法)
此为最关键的一步,目的是将有机物彻底分解,使铁元素完全释放为离子态。
b. 测定
c. 标准曲线绘制
精确吸取铁标准使用液(如0, 1.0, 2.0, 3.0, 4.0, 5.0mL)于比色管中,与样品同法操作,测定吸光度,绘制铁含量-吸光度标准曲线。
d. 结果计算
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铁质量(μg)。按以下公式计算:
铁含量 (mg/kg 或 mg/100g) = (C - C₀) × V × D / (m × 1000)
C
:从标准曲线查得的样品测定液中铁质量(μg)C₀
:从标准曲线查得的空白液中铁质量(μg)V
:样品消化液总体积(mL)D
:测定时消化液的稀释倍数(如无稀释,则为1)m
:样品质量(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