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也曾听过“吃生鸡蛋会缺生物素”的说法,并对此感到困惑?这个说法并非空穴来风,但其背后的真相以及实际影响程度,需要我们科学、全面地来看待。本文将为您彻底解答关于生鸡蛋与生物素的所有疑问。
答案是:长期、大量地食用生鸡蛋,确实存在导致生物素缺乏的理论风险。
但这并不是因为鸡蛋本身不含生物素(事实上蛋黄富含生物素),而是因为生鸡蛋清中含有一种叫做 “抗生物素蛋白” 的物质。
它的作用机制如下:
简单来说,生鸡蛋清中的“抗生物素蛋白”就像一个“生物素小偷”,劫走了您本应吸收的营养。
了解了原理后,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真的需要为此担心吗?
1. 风险程度取决于“量”和“频率”
2. 哪些人群需要特别警惕?
好消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将鸡蛋煮熟。
加热的魔力:
抗生物素蛋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对热不稳定。只要通过加热,就能彻底改变它的结构,使其失去与生物素结合的能力。
所以,如果您喜欢吃鸡蛋,最营养、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吃熟蛋。
生物素,又称维生素B7或维生素H,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它在人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生物素的日常来源非常丰富:除了熟蛋黄,坚果(杏仁、花生)、种子、动物肝脏、三文鱼、猪肉、乳制品、西兰花、红薯等都富含生物素。只要您保持均衡饮食,通常无需担心生物素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