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水”是水产养殖和自然水体生态中一个常见且关键的术语。它描述的是一种富含营养盐、浮游植物(藻类)和微生物群落旺盛生长的水体状态。很多人想知道,这样的水体环境中,究竟会产生哪些对水生动物至关重要的“生物素”(主要是维生素)?本文将为您深入解析肥水中的生物素秘密,并指导您如何进行科学管理。
肥水本身并不直接“分泌”生物素,而是为生产生物素的“工厂”——藻类和有益微生物(如细菌、酵母)——提供了完美的生长条件。这些微型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合成并释放多种维生素到水体中,成为鱼、虾、蟹等水生动物的天然营养补充剂。
肥水中产生的主要生物素(维生素)包括:
B族维生素:这是肥水中最重要、最丰富的维生素群。
维生素C(抗坏血酸):
维生素A和维生素原A(如β-胡萝卜素):
维生素E(生育酚):
这些由肥水中的微型生物产生的维生素,构成了一个天然的、持续供应的“水下营养补充体系”,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因此,一个稳定、优良的肥水,就等于为养殖对象建造了一个天然的“食疗餐厅”,能显著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并非所有肥水都是有益的。管理不当的肥水会从“营养库”变为“毒药池”。
优良肥水:
有害肥水(过度富营养化):
结论是: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生态平衡、持续稳定的肥水,而不是一个“营养过载、大起大落”的肥水。
要维持一个能高效生产有益生物素的肥水环境,需遵循以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