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因为头痛、肌肉酸痛或关节炎发作而随手拿起一片布洛芬或扶他林时,您是否曾想过这个问题:这些常吃的止痛药,会不会伤害我的肾脏?
答案是:会的,长期、大量或不规范地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确实存在伤肾的风险。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对其敬而远之,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合理使用”。本文将为您全面解析非甾体抗炎药与肾脏健康的关系。
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体内的“环氧化酶”,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达到消炎、镇痛、退热的效果。然而,问题就出在这里。
前列腺素是维持肾脏血流的重要物质之一。当您身体缺水(如腹泻、出汗过多)、或本身肾脏功能不佳时,肾脏需要依靠前列腺素来扩张血管,保证足够的血液供应以完成过滤毒素的任务。
非甾体抗炎药恰好抑制了前列腺素的生成,这可能导致:
如果您属于以下人群,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需要格外警惕:
了解了风险,我们就能更好地规避它。请遵循以下原则:
“四要”:
“四不要”:
对于需要长期镇痛的患者(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可以与医生探讨以下替代或联合方案:
非甾体抗炎药是家庭药箱中的“常客”,它是一把双刃剑。用之得当,能有效缓解痛苦;用之不当,则可能悄悄损害您的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