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免疫学实验(如免疫组化、Western Bllot、ELISA)中,为了实现信号的检测与放大,我们通常需要用到一抗和二抗。传统的检测方法中,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iotin-Avidin System, BAS) 因其强大的放大能力而被广泛使用。然而,这一系统也带来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高背景染色。而非生物素二抗,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设计的先进工具。
一、 核心需求:为什么要使用非生物素二抗?
用户搜索这个关键词,背后通常隐藏着以下几个核心需求和痛点:
二、 非生物素二抗是什么?
顾名思义,非生物素二抗是一种不含有生物素标记的二抗。它直接与一抗的Fc段结合,并且其自身已经共价连接了检测标签,最常见的标签是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或碱性磷酸酶(AP)。
因此,它跳过了“生物素-亲和素”这个中间放大步骤,形成了一个更直接的检测通路:一抗 -> 酶标二抗 -> 底物显色/发光。
三、 非生物素二抗的核心优势
四、 如何选择:非生物素二抗 vs. 生物素系统二抗?
特性 | 非生物素二抗(直接法) | 生物素系统二抗(间接法) |
---|---|---|
背景干扰 | 极低,避免内源性生物素问题 | 可能较高,易受内源性生物素影响 |
实验流程 | 简单快速(两步法) | 相对繁琐(三步或更多) |
信号放大效率 | 标准放大,通常已足够灵敏 | 超高放大,适用于极微弱靶标 |
适用场景 | 绝大多数常规实验,尤其是内源性生物素丰富的样本 | 信号极弱、需要极致放大的特殊情况 |
成本与时间 | 节省时间和部分试剂成本 | 步骤多,耗时较长,试剂种类多 |
五、 应用场景推荐
在以下情况下,强烈建议您优先选择非生物素二抗: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