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将为您详细讲解生物素微孔板法(通常指基于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ELISA法)的原理、计算步骤、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常见问题,旨在解决您在搜索该关键词时遇到的所有疑问。
生物素微孔板法,在科研和临床检测中通常指的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中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AS) 进行信号放大的技术。由于其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激素、抗体等物质的定量检测。理解其计算规则是准确解读实验结果的关键。
在深入计算规则前,我们必须明白其背后的逻辑:
计算的目的:将测得的原始OD值,通过一系列数据处理,转化为有意义的浓度值,从而实现对样本的准确定量。
计算过程的核心是建立标准曲线。以下是标准的操作和计算流程:
第一步:实验数据获取
第二步:绘制标准曲线
这是计算中最关键的一步。标准曲线反映了OD值与浓度之间的数学关系。通常有两种拟合方式:
线性拟合(较少用):
y = ax + b
y
:OD值x
:浓度a
:斜率b
:截距x = (y - b) / a
对数拟合(最常用):
由于免疫反应的本质,OD值与浓度通常呈“S”型曲线。在中间段,通过对数转换可以使其线性化,最常用的是四参数逻辑(4-PL)拟合或双对数拟合。
四参数逻辑(4-PL)拟合(推荐):
y = (A - D) / [1 + (x/C)^B] + D
y
:OD值x
:浓度A
:最小OD值(曲线底部渐近线)D
:最大OD值(曲线顶部渐近线)C
:EC50值(引起半数最大反应的浓度)B
:斜率因子双对数拟合(Log-Log):
Log(浓度)
和 Log(OD值)
,然后用这些对数值进行线性回归(y' = a'x' + b'
)。Log(OD值)
,代入线性公式得到 Log(浓度)
,再取反对数即可得到实际浓度。第三步:计算样本浓度
校正后OD值 = 原始OD值 - 空白OD值
一个可靠的计算结果,离不开对实验质量的判断。
假设我们检测某细胞因子,标准品浓度和OD值如下:
浓度 (pg/mL) | OD值 (450nm) |
---|---|
0 | 0.05 |
15.6 | 0.12 |
31.2 | 0.25 |
62.5 | 0.48 |
125 | 0.95 |
250 | 1.65 |
500 | 2.10 |
空白孔 | 0.03 |
计算步骤: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