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酵工程的广阔世界里,一个常见但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发酵培养基中到底用不用生物素?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在许多关键发酵过程中,生物素不仅“用”,更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核心角色。 它就像是点燃微生物旺盛生长和目标产物高速合成的“生命火花”。
生物素,又称维生素H或辅酶R,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对于许多微生物来说,它自身无法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因此必须从外界摄取,属于一种必需的生长因子。
它在发酵中的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作为关键酶的辅酶:
生物素是多种羧化酶、转羧基酶和脱羧酶的辅酶。这些酶直接参与微生物体内的碳代谢过程,特别是:
影响细胞膜结构与通透性:
通过调控脂肪酸的合成,生物素间接影响了细胞膜磷脂的组成。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对菌体生长和胞外产物的分泌至关重要。
生物素的精妙应用是多个重大发酵工业成功的基石。最经典的案例包括:
L-赖氨酸发酵: 这是生物素应用的典范。在谷氨酸棒杆菌发酵中,生物素被控制在 “亚适量” 水平。这个精妙的浓度既能保证菌体正常生长,又能巧妙地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大量合成的L-赖氨酸能够顺利分泌到胞外,同时抑制副产物的生成,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产量。
L-谷氨酸发酵(味精生产): 与赖氨酸发酵类似,谷氨酸发酵也依赖于生物素的“亚适量”控制来调节细胞膜通透性,实现谷氨酸的高产外排。
抗生素发酵: 在某些链霉菌发酵生产抗生素(如某些种类的四环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时,生物素作为生长因子能促进菌丝体生长,并可能影响抗生素合成途径的强度。
有机酸发酵: 在丙酸、琥珀酸等有机酸的发酵中,生物素作为相关羧化酶的辅酶,直接参与了合成路径。
理解了“为什么用”和“在哪里用”之后,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怎么用”。
用量与浓度:没有“一刀切”
生物素的用量极其微小,通常在μg/L(ppb)到mg/L(ppm) 的级别。具体用量强烈依赖于:
建议: 最佳添加量必须通过系统的摇瓶实验或小试发酵实验进行优化确定。
关键控制点与注意事项:
问题排查:
当你的发酵出现以下情况时,可以考虑生物素是否是一个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