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研究中,对DNA分子进行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追踪、捕获和检测是一项核心需求。生物素(Biotin)与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之间强大而特异的结合能力(Kd ~ 10^-14 M)使其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黄金标准系统。因此,对质粒进行生物素化标记成为了许多高级实验,如ChIP-seq、Pull-down、DNA-蛋白互作研究、荧光原位杂交(FISH)以及生物传感器构建等的关键第一步。
本文将全面解析质粒生物素化的主流方法,并提供详尽的实验方案、验证技巧和应用指南,以满足您的所有研究需求。
用户搜索“质粒生物素化”时,其背后通常隐藏着以下几个核心需求点:
本文将围绕这些需求,逐一进行解答。
主要有两大类方法:酶法生物素化和化学法生物素化。酶法更为常见和特异。
该方法利用生物素标记的核苷酸(如生物素-11-dUTP)和特定的DNA聚合酶,通过 enzymatic reaction 将生物素基团掺入到DNA链中。最常用的技术是 Nick Translation 和 PCR标记。
1. 切口平移法(Nick Translation)
2. PCR标记法
酶法标记实验步骤(以Nick Translation为例)
标记完成后,必须进行验证,以确保下游实验的成功。
点杂交(Dot Blot)法(最常用):
凝胶阻滞实验(Gel Shift Assay):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