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在自制豆浆后,面对营养丰富的豆渣,心里却产生了“吃豆渣会不会导致生物素缺乏?”的疑问,那么这篇文章正是为您准备的。我们将从科学原理出发,彻底讲清楚豆渣与生物素的关系,并告诉您如何正确食用豆渣,扬长避短。
是的,生豆渣中含有一种会“影响”生物素吸收的物质。但是,通过正确的烹饪处理,完全可以消除这种影响,安心享受豆渣的营养益处。
所以,关键在于“生”与“熟”。我们日常食用的豆渣都是经过加热处理的,因此不必过度担忧。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认识一个关键的“反派”角色——胰蛋白酶抑制剂。
它是什么?
胰蛋白酶抑制剂是大豆(以及其他豆类、蛋清)中天然存在的一种蛋白质。它是植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用来抵御害虫。
它是如何作用的?
另一个“帮凶”:抗生物素蛋白?
很多人听说过“生蛋清会影响生物素吸收”,那是因为蛋清中含有一种叫做“抗生物素蛋白”的物质,它能直接与生物素紧密结合,使其无法被人体吸收。
请注意:豆渣中主要含的是“胰蛋白酶抑制剂”,而不是“抗生物素蛋白”。 两者机制不同,但结果有相似之处——都会导致营养吸收障碍。这常常是大家混淆的地方。
好消息是,无论是胰蛋白酶抑制剂还是抗生物素蛋白,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不耐热。
因此,我们从豆浆机里滤出的豆渣,本身就是“熟”的,其影响生物素吸收的风险已经大大降低。
在解决了生物素吸收的顾虑后,我们更应该看到豆渣巨大的营养价值,它被誉为“膳食纤维之王”,弃之实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