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素(维生素B7)与亲和素/链霉亲和素之间具有极高的亲和力,这一发现是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技术的基石。然而,直接使用生物素进行标记往往效率低下,这正是生物素衍生物登场的舞台。本文将系统性地为您解析生物素衍生物标记的全过程,帮助您彻底掌握这一关键技术。
天然生物素本身缺乏一个能够与目标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稳定结合的活性基团。生物素衍生物,可以理解为是经过“化学武装”的生物素,在其分子结构上连接了一个活性反应基团。这个活性基团能够与目标分子上特定的官能团(如氨基、巯基)发生共价反应,从而将生物素“锚定”在目标分子上。
随后,带有标记的目标分子可以利用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通常偶联有酶、荧光素等报告分子)的超强结合,被高效地检测或分离。
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第一步。选择取决于您的标记靶标和实验环境。
1. 针对蛋白质/多肽的标记(靶向氨基)
这是最常见的应用。蛋白质表面富含赖氨酸的ε-氨基和末端的α-氨基。
2. 针对蛋白质/多肽的标记(靶向巯基)
如果您的蛋白在赖氨酸氨基区域有重要功能位点,标记可能导致失活,或者您希望实现位点特异性标记,可以选择靶向半胱氨酸的巯基。
3. 针对核酸的标记
4. 针对糖蛋白的标记
选择小结:
问题1:标记效率低,信号弱。
问题2:非特异性背景高。
问题3:标记后蛋白发生沉淀或活性丧失。
生物素标记的分子可广泛应用于:
生物素标记的独特优势: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