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非放射性标记技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其中,地高辛 和 生物素 标记系统因其高灵敏度和安全性,被广泛应用于核酸(DNA、RNA)和蛋白质的检测中。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两种标记技术的使用方法、优缺点、应用场景及关键技巧,助您完美设计实验。
1. 地高辛标记系统
2. 生物素标记系统
两种标记系统的实验流程大同小异,主要区别在于检测试剂。
通用流程:
探针标记
杂交
洗脱
封闭
检测与显色
特性 | 地高辛系统 | 生物素系统 |
---|---|---|
背景 | 极低。因内源性物质中无地高辛,特异性高。 | 可能较高。生物素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如肝、肾),易产生内源性背景。 |
灵敏度 | 非常高。尤其与碱性磷酸酶和化学发光底物联用时,灵敏度可达放射性标记水平。 | 高。但可能略逊于优化后的地高辛系统。 |
特异性 | 非常高,信噪比优异。 | 高,但需注意内源性生物素的干扰。 |
成本 | 相对较高(抗体成本)。 | 相对较低(链霉亲和素成本较低)。 |
主要应用 | 原位杂交、Northern/Southern blot、菌落杂交等对背景要求高的实验。 | ELISA、Western blot、免疫组化、蛋白pull-down等。 |
注意事项 | 需确保抗地高辛抗体的质量。 | 实验前常需用封闭液阻断内源性生物素和亲和素结合位点。 |
选择建议:
如何降低背景?
信号弱或无信号怎么办?
如何提高灵敏度?
生色还是化学发光?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