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健康饮食的路上,你可能听说过“生物素”这个名词,尤其是关注头发和皮肤健康的朋友。同时,一个常见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我们常吃的蛋黄里,真的有生物素吗?答案是肯定的。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蛋黄与生物素的关系,解答您心中所有的疑惑。
蛋黄不仅含有生物素,而且含量相当丰富。 生物素,也称为维生素B7或维生素H,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它在体内作为多种羧化酶的辅酶,参与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一颗标准大小的鸡蛋(约50克),其蛋黄部分大约含有10微克(mcg)的生物素。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成年人的生物素每日适宜摄入量(AI)为40微克。这意味着,每天吃一个鸡蛋,就能满足每日近四分之一的生物素需求,堪称是日常饮食中便捷且高效的来源之一。
虽然常被与美容关联,但生物素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吃法直接影响吸收效率。
1. 一定要煮熟吃,避免生食!
这是一个核心要点。蛋黄本身富含生物素,但生蛋清中含有一种叫做“亲和素”的蛋白质。 这种物质会与生物素在肠道中紧密结合,形成无法被人体吸收的复合物,从而严重阻碍生物素的吸收。
加热烹饪可以有效地使亲和素变性失活,解除它对生物素的“封锁”。因此,吃煮熟的鸡蛋(如水煮蛋、蒸蛋、煎蛋等)才能确保您高效地获取蛋黄中的生物素,同时也能避免沙门氏菌感染的风险。
2. 适量摄入
对于健康成年人而言,每天吃1个完整的鸡蛋是非常有益的,既能补充优质蛋白、生物素和其他微量元素,也无须过分担心胆固醇问题(当前营养学界认为膳食胆固醇对血液胆固醇影响有限)。血脂异常的人群可咨询医生建议,通常每天一个也是安全的。
Q:只吃蛋清不吃蛋黄,能补充生物素吗?
A:不能。生物素几乎全部储存在蛋黄中。只吃蛋清不仅补不到生物素,如果生吃,其中的亲和素还会影响您从其他食物中获取的生物素。
Q:哪些人需要特别关注生物素的补充?
A:长期生食鸡蛋者、孕妇、哺乳期妈妈、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抗癫痫药物的人群,以及患有影响营养吸收肠道疾病的人,可能是缺乏的高风险群体。
Q:吃蛋黄胆固醇会超标吗?
A: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天一个鸡蛋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鸡蛋中的卵磷脂本身还有助于调节胆固醇。关键在于整体饮食结构的均衡。
如果您不爱吃鸡蛋,或想通过多样化饮食来补充,以下食物也是生物素的良好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