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健康饮食的路上,您可能听过这样的说法:“生鸡蛋不能吃,因为里面有抗生物素蛋白,会影响营养吸收。”这个说法非常普遍,但它也引出了一个常见的疑问:这个“麻烦”的抗生物素蛋白,是存在于整个鸡蛋里,还是只存在于蛋黄或蛋清中呢?
今天,我们就来彻底厘清这个问题,并为您提供安全、科学食用鸡蛋的完整指南。
首先,给您一个明确且肯定的回答:抗生物素蛋白(Avidin)主要存在于生鸡蛋的蛋清(蛋白)中,蛋黄里是不含有的。
这是一个关键的区分。抗生物素蛋白是一种糖蛋白,它的生物角色是结合细菌生长所需的生物素,从而起到保护鸡蛋的作用。当它被我们吃下去后,也会同样与食物中的“生物素”(一种B族维生素,也称为维生素B7或维生素H)紧密结合,形成无法被肠道吸收的复合物。
所以,我们担心的“抗营养”问题,根源在于生的蛋清。
这个说法的产生,是基于以下几个事实:
与蛋清相反,蛋黄是生物素的极好来源。这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局面:生的蛋清(抗生物素蛋白)和蛋黄(生物素)如果同时生吃,前者会阻碍后者吸收。
但这绝不意味着您应该放弃营养丰富的蛋黄。解决方案非常简单。
烹饪,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最有效方法。加热(通常在70°C以上)会使抗生物素蛋白的立体结构发生改变,失去结合生物素的能力,这个过程被称为“变性”。
因此,只要将鸡蛋完全煮熟、煎熟或蒸熟,蛋清中的抗生物素蛋白就不再是威胁。此时,您就可以安心地享受整个鸡蛋的营养,既能获得蛋黄中的生物素、卵磷脂、维生素A、D,又能获得蛋清中的优质蛋白质,而不用担心营养吸收受阻。
除了抗生物素蛋白的问题,生吃鸡蛋或吃未全熟的鸡蛋(如溏心蛋)还可能面临以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