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科学、医学诊断和生物技术领域,有一对组合被誉为“黄金搭档”或“分子界的超级胶水”,它们就是生物素和亲和素。当您搜索这个关键词时,很可能正试图理解它们为何如此强大,以及如何在您的实验或应用中发挥作用。本文将为您全面解析这对组合的奥秘、应用和注意事项。
要理解它们的结合,我们首先需要认识两位主角。
生物素:
亲和素:
生物素与亲和素的结合之所以无可替代,源于其以下几个近乎完美的特性:
极高的亲和力:
极高的特异性:
显著的信号放大效应:
灵活的适配性:
为了克服亲和素的缺点(高pI值可能导致非特异性结合),科研中更常使用其改造变体——链霉亲和素。它不含糖基化,等电点接近中性,因此背景更低,性能更优。
基于以上超凡特性,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AS)被广泛应用于:
检测与诊断:
分离与纯化:
分子生物学:
靶向药物与前沿研究:
虽然强大,但使用时也需注意以下几点:
内源性生物素的干扰:
封闭剂的选择:
实验方案优化:
Q: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和常规的二抗系统有什么区别?
Q: 亲和素和链霉亲和素,我该选哪个?
Q: 生物素不是一种维生素吗?为什么在实验中是“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