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药物研发领域,纯化带有生物素标签的蛋白是一项常见且强大的技术。无论是研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还是进行高通量筛选,掌握这项技术都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浅出地为您解析生物素化蛋白纯化的核心原理、常用方法、关键步骤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简单来说,“带生物素的蛋白”是指通过生物化学方法将生物素分子特异性地连接到目标蛋白上。这个过程称为生物素化。生物素(Biotin,又称维生素H或维生素B7)是一种小分子维生素,它拥有一个独特的特性:能与链霉亲和素 或亲和素 以极高的亲和力(Kd ~ 10^-15 M)非共价结合,这种结合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最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之一。
实现蛋白生物素化主要有两种途径:
纯化生物素化蛋白的核心原理,正是利用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之间超强、特异的结合能力。
我们将链霉亲和素固定在不溶性基质上(如琼脂糖珠、磁珠),制成亲和介质。当含有生物素化蛋白的复杂样本(如细胞裂解液)流过这种介质时,生物素化蛋白会被特异地“捕获”在介质上,而其他杂质则被洗去。最后,通过特定的洗脱条件,即可获得高纯度的目标蛋白。
链霉亲和素磁珠法因其操作简便、快速、易于实现高通量自动化而广受欢迎。基本流程如下:
1. 样品准备:
将表达生物素化蛋白的细胞进行裂解,离心取上清液作为样品。确保裂解缓冲液的pH和盐浓度适合结合(通常为中性pH,不含游离生物素)。
2. 结合(捕获):
向样品中加入适量预处理过的链霉亲和素磁珠,在室温或4°C下缓慢混合孵育(如15-60分钟)。在此过程中,生物素化蛋白会与磁珠上的链霉亲和素高效结合。
3. 洗涤:
将离心管置于磁力架上,磁珠会被吸附到管壁,溶液变澄清。小心吸弃上清液(含杂质)。然后用洗涤缓冲液重悬磁珠,重复此步骤2-3次,以彻底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杂质。
4. 洗脱: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由于结合力极强,不能用常规的pH变化或盐浓度洗脱。常用方法有:
5. 收集与分析:
将洗脱液转移至新管中,即可获得纯化的生物素化蛋白。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用链霉亲和素-HRP直接检测)或质谱等方法对纯化结果进行验证。
主要应用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