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畜禽养殖过程中,您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猪群出现蹄裂、皮炎,蛋鸡产蛋率下降、蛋壳质量差,或者生长育肥的畜禽莫名发育迟缓?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同一个“隐形杀手”——生物素缺乏症。
生物素,又称维生素H或维生素B7,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它虽然需求量微小,却是动物体内多种羧化酶和脱羧酶的辅酶,直接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对于维持皮肤健康、蹄部坚固、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剖析畜禽缺少生物素的原因、详细症状,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了解原因是预防的第一步。畜禽生物素缺乏通常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种情况共同作用的结果:
日粮供给不足:这是最直接的原因。使用价格低廉、营养不全的预混料或饲料配方时,可能未能添加足量的生物素。尤其当以谷物(如玉米、小麦)为基础日粮时,其本身含有的生物素利用率较低,若不额外补充,极易导致缺乏。
生物素拮抗物:某些饲料原料中含有能与生物素结合,使其失去活性的物质。最典型的是生鸡蛋清中的抗生物素蛋白。虽然现代饲料中很少直接使用生鸡蛋清,但一些变质的饲料原料也可能产生类似的拮抗物质。
肠道合成障碍:畜禽肠道内的微生物可以合成一部分生物素供机体利用。但当动物发生消化道疾病(如肠炎、痢疾)或长期使用某些抗生素时,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影响生物素的内部合成与吸收。
吸收利用率低:饲料储存不当(如高温、高湿)可能导致生物素被破坏。此外,当饲料中脂肪氧化酸败时,也会破坏生物素,并增加机体对生物素的需求量。
特殊生理阶段需求增加:在高产蛋期、快速生长期、妊娠和哺乳期,畜禽对生物素的需求量会大幅增加。若按常规标准添加,可能无法满足其特殊需求,从而导致相对性缺乏。
不同畜禽缺乏生物素的症状有所侧重,但主要集中在皮肤、蹄爪和生产性能上:
猪:
家禽(鸡、鸭等):
反刍动物(牛、羊):
一旦怀疑或确诊为生物素缺乏,应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精准诊断,对症下药
立即调整日粮,补充高效生物素
改善饲养管理,消除诱因
建立长期预防机制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