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吃完生物素脸上/身上长绒毛了?别慌!这是正常现象,但真相你要懂
当你满怀期待地吃下生物素,希望头发变得更浓密强韧时,却意外发现额头、脸颊或手臂上冒出了细小的绒毛,心里难免会“咯噔”一下:这是正常现象吗?是不是补过头了?会不会变成“毛孩”?
请先放心,吃完生物素长绒毛,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正常的、且可逆的生理反应。 今天,我们就来彻底讲清楚这背后的原因、真相以及你该怎么办。
生物素,也就是维生素B7或维生素H,在人体内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它是多种代谢酶的辅酶,直接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
而我们的头发、指甲的主要成分正是角蛋白——一种蛋白质。
关键点来了: 生物素并不具备“选择性”,它无法分辨你希望长头发的是头皮,还是不希望长毛的脸颊。它会一视同仁地促进所有毛囊的新陈代谢。因此,当身体整体角蛋白合成加速时,那些原本处于休止期或只能长出细小绒毛(毳毛)的毛囊也被激活了,这就是你看到新生绒毛的原因。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答案是:通常不会。
这些新长出来的绒毛,绝大多数会保持其“毳毛”的特性——即柔软、细短、颜色浅。它们很难自动转变成像眉毛、睫毛那样粗硬的“终毛”。原因在于毛囊的类型是天生决定的,生物素只是改善了毛囊的健康状态和生长速度,并没有改变毛囊的根本属性。
所以,不用担心自己会因此变得“毛茸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绒毛在停药后会随着皮肤的正常新陈代谢而自然脱落,恢复原状。
以下几种人群,在补充生物素后,可能更容易观察到长绒毛的效果:
如果你希望促进头发生长,但不想要脸上的绒毛:
如果你吃了生物素,不仅长绒毛,头皮头发却没见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