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免疫组化、Western Bllot、ELISA等基于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实验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非特异性背景染色或信号干扰。这通常源于组织样本或细胞中天然存在的内源性生物素。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步骤就是进行“生物素封闭”。
本文将详细解释生物素封闭的原理,提供 step-by-step 的操作方法,并解答实验中最常见的问题,帮助您获得干净、可靠的实验结果。
生物素(维生素B7)是一种小分子水溶性维生素。在许多哺乳动物的组织和细胞中,特别是肝、肾、脑、乳腺、脂肪细胞以及石蜡包埋组织经过热修复后,会暴露出内源性的生物素。
现代生命科学实验广泛利用生物素(Biotin) 和亲和素/链霉亲和素(Avidin/Streptavidin) 之间超高亲和力(Kd ≈ 10^-15 M)的特性来放大检测信号。然而,当实验试剂中的标记链霉亲和素遇到样本中的内源性生物素时,也会与之结合,从而产生强烈的非特异性背景信号,严重干扰目标蛋白的特异性信号。
因此,生物素封闭的目的,就是预先用外源的亲和素/链霉亲和素和生物素“占据”或“消耗”掉样本中的内源性生物素结合位点,使得后续加入的检测试剂(如生物素化二抗、标记链霉亲和素)无处可结合,从而消除背景干扰。
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顺序封闭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案。实验室可根据手头试剂选择。
方法一:亲和素/生物素封闭法(两步法)
这是最经典、效果最彻底的方法。
原理:
操作步骤(以免疫组化石蜡切片为例):
方法二: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封闭法(商品化试剂盒法)
现在许多公司(如Vector Laboratories, Life Technologies等)都提供了便捷的“内源性生物素封闭试剂盒”,其原理与方法一类似,但通常经过优化,效果更稳定。
操作步骤:
通常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一般流程如下:
优点: 方便、快捷、试剂比例经过优化,背景控制效果好。
1. 什么时候需要进行生物素封闭?
2. 我应该选择“亲和素”还是“链霉亲和素”进行封闭?
3. 封闭步骤应该放在实验流程的哪个环节?
4. 进行了生物素封闭,但背景仍然很高,可能是什么原因?
5. 生物素封闭会影响我的目标信号吗?
生物素封闭是优化基于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实验的一项关键且简单的技术。通过理解其原理,并正确应用链霉亲和素+游离生物素的两步顺序封闭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内源性生物素造成的非特异性背景,显著提高实验结果的信噪比和可靠性。当您的实验结果出现可疑背景时,不妨将生物素封闭作为首要排查和优化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