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健康与美丽的路途中,很多人开始服用生物素(也称为维生素B7或维生素H),希望以此改善发质、强健指甲。但同时,一个常见的担忧也随之而来:“吃了生物素会感觉更饿吗?长期吃会不会导致发胖?” 这确实是一个关乎日常体验和身材管理的重要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彻底解析这个问题,打消您的疑虑。
首先,请放心:生物素本身既不会直接刺激食欲让你感到饥饿,也不会含有任何热量导致你发胖。
生物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属于维生素B族的一员。它的核心功能是作为身体代谢过程中的“辅助工”(辅酶),参与我们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帮助将这些营养物质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
简单来说,它更像是促进能量转化的“催化剂”,而不是能量(热量)本身。
虽然生物素不直接导致饥饿,但部分人可能产生这种错觉,原因可能如下:
新陈代谢效率的潜在提升:正如前述,生物素有助于营养物质的代谢。如果一个人原本生物素轻微缺乏,导致新陈代谢效率不高,补充后可能会使代谢活动变得更加活跃。身体能量转化加快了,有些人可能会感觉能量消耗变快,从而间接地、提前地产生饥饿感。但这并非生物素的药理作用,而更像是身体机能恢复正常的一种表现。对于本身生物素水平正常的人来说,这种效应微乎其微。
心理暗示作用:当你开始服用一种新的保健品时,可能会不自觉地更关注身体的感受。任何正常的饥饿感都可能被归因于“是不是吃生物素造成的?”,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暗示。
巧合与其他因素:饥饿感更多地与你的整体饮食结构、食量、血糖水平、压力、睡眠质量以及饮水情况相关。很可能在你服用生物素期间,正好工作压力变大、饮食中蛋白质或膳食纤维减少、或者喝水不够,这些才是饥饿感产生的真正原因。
发胖的根本原因是“热量盈余”,即摄入的总热量大于消耗的总热量。生物素在这条等式中,并不扮演增加“摄入”的角色。
所以,将体重增加归咎于生物素是不科学的。如果服用期间体重有所上升,更应该反思的是:近期是否吃了更多高热量食物?运动量是否减少了?
既然生物素不导致饥饿和发胖,如何正确补充才能最大化其益处呢?
优先食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完全可以通过均衡饮食摄取足量的生物素。富含生物素的食物包括:蛋黄、动物肝脏、坚果(花生、杏仁)、三文鱼、牛油果、花椰菜和豆类等。
是否需要额外补充?:如果你有明确的生物素缺乏症状(如大量脱发、指甲脆弱易断、皮肤出现红色鳞屑性皮疹),或属于特定人群(如孕妇、长期饮酒者、生食鸡蛋清者),可以在医生或营养师建议下考虑补充剂。对于普通健康人群,盲目大量补充并非必要。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长期大剂量服用生物素(例如,每天超过5毫克)可能会干扰某些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特别是甲状腺功能检测和心肌酶谱检测,可能导致误诊。在体检前,务必告知医生你正在服用的补充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