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打生物素”这个说法在专业术语中通常称为 “生物素标记” 或 “生物素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技术,其核心目的是将生物素这个小分子像贴标签一样,连接到我们感兴趣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抗体、核酸)或细胞上,从而利用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之间极强的结合力,进行高灵敏度的检测、分离或富集。
下面是一篇全面解答这个问题的文章。
在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领域,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堪称“黄金搭档”,以其超高亲和力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免疫检测、蛋白质纯化、核酸杂交等实验中。但要想利用这个系统,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就是:如何成功地将生物素“安装”到你的目标分子上?
这篇文章将化繁为简,为您系统梳理生物素标记的完整策略、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生物素是一个小分子维生素(维生素B7)。生物素标记的本质是通过化学反应或酶促反应,将带有活性基团的生物素衍生物共价连接到目标分子上。
这些生物素衍生物就像是带了“挂钩”的生物素,而目标分子(如蛋白质)上需要有相应的“挂钩点”(如氨基、巯基)。选择合适的“挂钩”与“挂钩点”进行反应,就能实现精准标记。
不同的标记对象,策略略有不同,主要分为三类:
根据标记对象和实验需求,可选择以下方法:
这种方法使用商业化的生物素化试剂盒,操作直接。关键在于选择针对目标分子上不同官能团的活化生物素。
靶向伯氨基(-NH₂,如赖氨酸侧链)
靶向巯基(-SH,如半胱氨酸侧链)
这种方法标记效率高、均一性好,特别适合制备核酸探针。
这种方法用于标记培养中的活细胞新合成的蛋白质。
标记对象 | 推荐方法 | 核心试剂 | 主要应用 |
---|---|---|---|
蛋白质/抗体 | 化学偶联法 | Sulfo-NHS-生物素(靶向氨基) | ELISA, Western Blot, IP |
核酸(DNA/RNA) | 酶学法 | Bio-dUTP, 生物素标记引物 | 原位杂交, blotting, 测序 |
活细胞(新合成蛋白) | 代谢标记法 | 生物素-XX-叠氮化物 | 蛋白质组学, 新合成蛋白研究 |
简易操作流程(以标记抗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