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在搜索“avitag体外生物素化条件”时,您很可能正在实验室中准备进行一项基于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的高灵敏度实验。您的核心需求是找到一个可靠、详细且可立即操作的实验方案,并希望理解其背后的原理以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本文将全面解析AVI Tag体外生物素化的各个方面,满足您从基础到进阶的所有需求。
您搜索的这个技术,其核心是一个精巧的酶促反应系统:
工作原理:在BirA酶的催化下,生物素分子会共价、特异性地连接到AVI Tag标签上那个特定的赖氨酸(K)残基。这个过程被称为生物素化。由于BirA酶的高特异性,此反应几乎不会发生在目标蛋白的其他赖氨酸上,实现了位点特异性、均一性的标记,这与传统的化学随机标记相比优势巨大。
以下是经过验证的经典体外生物素化反应体系,您可以直接参考使用。
1. 反应组分与推荐条件
组分 | 推荐浓度/用量 | 备注 |
---|---|---|
目标蛋白 | 10 - 100 μM | 必须含有AVI Tag序列,纯度 >90%,溶于无伯胺缓冲液(如50mM Tris,100mM NaCl) |
BirA 酶 | 0.5 - 5 μM | 商业购买的BirA酶活性可能不同,请优先参考产品说明书 |
生物素 | 50 - 200 μM | 使用生物素储液(如10mM in DMSO),最终DMSO浓度应<5% |
ATP | 5 - 10 mM | 提供能量,需使用Mg²⁺-ATP(如与MgCl₂一同加入) |
MgCl₂ | 10 mM | ATP催化所必需的辅因子 |
缓冲液 | 50mM Tris-HCl, pH 8.0 | pH范围7.5-8.5均可,pH 8.0为最佳 |
反应温度 | 30°C | 4°C或室温(25°C)也可反应,但效率较低 |
反应时间 | 1 - 4 小时 | 时间取决于蛋白浓度和BirA用量,可过夜反应以提高效率 |
2. 标准操作步骤
您可能遇到的疑问,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
Q1: 反应效率不高怎么办?
Q2: 如何检测生物素化效率?
Q3: 生物素化会导致蛋白失活吗?
由于AVI Tag生物素化是位点特异性的,通常不会影响蛋白自身的活性位点,因此对蛋白活性的影响远小于随机化学标记。但仍建议在标记后对目标蛋白的功能活性进行验证。
Q4: 是否可以进行体内生物素化?
可以。您可以将带有AVI Tag的质粒与BirA酶质粒共转染至哺乳动物细胞(如HEK293)中,并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生物素,细胞内部的BirA酶会在表达过程中直接完成生物素化。这种方法省去了体外步骤,但需要优化共转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