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免疫组化(IHC)、免疫荧光(IF)、Western Blot(WB)和流式细胞术(FC)等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AS)因其极高的亲和力而被广泛应用。然而,这种高亲和力也带来了一个常见的困扰——高背景噪音和非特异性结合。搜索“生物素阻断亲和素”的用户,核心需求就是找到有效、可靠的解决方案,以提升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本文将系统性地阐述生物素阻断亲和素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为您彻底解决这一实验难题。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问题的根源。
无处不在的内源性生物素:
许多组织和细胞(如肝脏、肾脏、乳腺、脑组织等)以及某些细胞器(如线粒体)天然含有生物素化酶。在实验过程中,这些内源性生物素会与后续添加的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或亲和素(Avidin) 探针结合,导致严重的背景染色,掩盖真正的目标信号。
超高亲和力的“双刃剑”:
生物素与亲和素/链霉亲和素的结合是自然界中最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之一(Kd ≈ 10⁻¹⁵ M)。一旦非特异性结合发生,传统的洗脱方法几乎无法将其分开,从而造成高背景。
因此,“生物素阻断”的目的非常明确:在添加显色或荧光标记的亲和素/链霉亲和素之前,抢先一步饱和样本中所有内源性生物素的结合位点,从而杜绝非特异性结合的发生。
目前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游离生物素或商业化阻断剂进行预处理。
样本准备:
完成脱蜡、水化、抗原修复等标准步骤后,用PBS冲洗样本。
过氧化物酶阻断(可选但推荐):
使用3% H₂O₂溶液孵育10-15分钟,以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PBS冲洗。
血清封闭:
使用正常血清(与二抗来源相同)或BSA溶液封闭20-30分钟,减少非特异性抗体吸附。
关键步骤:生物素阻断:
清洗:
用PBS充分洗涤切片2-3次,每次5分钟,以洗去未结合的游离生物素。这一步至关重要,否则游离生物素会与后续加入的标记亲和素竞争结合,导致信号减弱。
后续实验:
按照标准免疫染色流程继续进行:滴加一抗 → 洗涤 → 滴加生物素标记的二抗 → 洗涤 → 滴加标记了酶(如HRP)或荧光素的链霉亲和素 → 洗涤 → 显色/封片观察。
注意:对于冰冻切片或细胞爬片,流程类似,但可能需要优化孵育时间和浓度。
在选择阻断方法和试剂时,了解两者的区别很重要:
即使使用链霉亲和素,内源性生物素的干扰依然存在,因此生物素阻断步骤仍是必要的。
Q1: 我已经做了生物素阻断,为什么背景还是很高?
Q2: 生物素阻断会导致目标信号减弱吗?
Q3: 如何确定我的背景问题确实来自内源性生物素?
Q4: 除了游离生物素,还有其他阻断方法吗?
生物素阻断是使用生物素-亲和素放大系统时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它能有效消除内源性生物素造成的非特异性染色和高背景,是获得清晰、可靠、可重复实验结果的重要保障。
核心操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