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免疫检测实验(如IHC、ICC、WB、ELISA)中,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因其极高的亲和力而被广泛应用,是放大信号、提高灵敏度的“黄金标准”。然而,许多研究人员都曾遇到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高背景干扰、非特异性着色,导致结果无法判读。其罪魁祸首,往往就是内源性生物素。
当您搜索“生物素阻断试剂”时,背后是对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迫切需求。本文将深入浅出地为您全面解析生物素阻断试剂,从原理到应用,助您轻松获得清晰可靠的实验结果。
首先,我们要明白干扰从何而来。
在许多组织和细胞中(尤其是肝脏、肾脏、乳腺、脑组织等),天然存在大量的内源性生物素。尤其是在使用富含生物素的饲料喂养动物或某些细胞培养条件下,其水平会更高。
当您使用基于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的检测系统时:
这种非特异性结合会产生强烈的背景着色,掩盖真正的目标信号,让实验失败告终。而生物素阻断试剂,就是专门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清道夫”。
生物素阻断试剂的工作原理是一个经典的“预先占位”策略。它通常包含两个步骤、两种试剂:
生物素溶液(Biotin Solution):
链霉亲和素溶液(Streptavidin Solution):
经过这两步处理后,样本中所有内源性生物素的结合位点都已被“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复合物完全占据。当您最后进行正式实验,加入生物素化二抗和标记型链霉亲和素时,标记型链霉亲和素再无多余位点可结合,只能与您特意加入的生物素化二抗特异性结合,从而彻底消除内源性背景。
生物素阻断步骤通常穿插在免疫检测的常规流程中,具体如下:
注意:不同品牌的试剂盒孵育时间和浓度可能略有差异,请务必参考您所购买产品的说明书。
选择试剂盒:市面上有多种成熟的商品化试剂盒(如Vector Labs的SP-2002,Thermo Fisher等品牌也有提供),通常包含已优化好浓度的生物素和链霉亲和素溶液,方便快捷。您也可以自行配制,但使用商品化试剂能保证结果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必要性判断:
重要注意事项:
Q1: 做了生物素阻断后,目标信号也变弱了是怎么回事?
A: 这通常不是因为阻断试剂破坏了您的目标蛋白或抗体。更可能的原因是您的检测信号本身非常微弱,而高背景在视觉上“衬托”出了假信号。阻断背景后,真实的弱信号就显现出来了。此时应考虑优化一抗浓度或采用更灵敏的检测方法放大信号。
Q2: 可以只用生物素,不用链霉亲和素吗?
A: 不可以。游离生物素与内源性生物素结合位点的结合是可逆的,在后续步骤中可能会被高亲和力的标记链霉亲和素(来自您的检测系统)竞争下来。必须用链霉亲和素将其永久“封堵”才行。
Q3: 生物素阻断试剂会影响一抗或二抗的结合吗?
A: 不会。生物素阻断试剂只针对样本中内源的生物素及其结合位点,与抗体及其靶抗原没有相互作用,不会影响特异性免疫结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