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免疫检测实验中,生物素标记的二抗是实现高灵敏度检测的重要工具。无论是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还是ELISA实验,生物素-亲和素系统都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科研工作中的常用技术。本文将全面介绍生物素标记二抗的工作原理、实验设计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生物素(biotin)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分子量小(244.31 Da),与抗体共价连接后不会显著改变其免疫学特性。亲和素(avidin)和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对生物素具有极高的亲和力(Kd=10⁻¹⁵ M),比抗原-抗体结合的亲和力高出百万倍。
这种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以下特点: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提供了卓越的信号放大能力。每个生物素化二抗可以结合多个链霉亲和素分子,而每个链霉亲和素分子又可以携带多个标记物(酶或荧光基团),显著提高了检测灵敏度,特别适用于低丰度靶标的检测。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标记的亲和素/链霉亲和素,如HRP、AP、荧光染料等,无需购买多种直接标记的二抗,降低了实验成本。
使用不同来源的一抗(如兔源和小鼠源)与相应的生物素标记二抗,结合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链霉亲和素,可以在同一标本上实现多重蛋白标记。
先将酶标记在亲和素/链霉亲和素上,然后与生物素化二抗结合。这种方法灵敏度高,是最常用的方法。
先将亲和素与生物素化酶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复合物,再加入生物素化二抗。这种方法能提供更强的信号放大效果,但需要优化复合物比例。
使用生物素化一抗直接与标记的亲和素/生物素结合,省略二抗步骤,减少非特异性背景。
确保样品中靶抗原的保存和可及性。适当的固定和处理方法对实验成功至关重要。
使用含2-5%BSA或正常血清的封闭液,减少非特异性结合。避免使用含生物素的封闭液(如血清),以免干扰后续反应。
优化一抗稀释度和孵育时间,通常4℃过夜孵育效果最佳。
生物素化二抗的稀释度通常在1:200-1:2000之间,需要根据实验类型和靶标丰度进行优化。孵育时间一般为室温30-60分钟。
选择合适的标记链霉亲和素(HRP、AP或荧光标记),稀释度参考厂家建议,孵育时间20-30分钟。
在某些组织(如肝、肾、脑)中存在内源性生物素,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
生物素标记二抗广泛应用于:
选择合适的生物素标记二抗时需考虑: